漫画/高岳
记者 刘志月
本报实习生 曾雅青
本报通讯员 张 宇
“××,喊你去领车牌了。”
今年夏天,几场大雨让湖北省武汉市不少私家车主遇上了烦心事儿——一些车辆在通过渍水路段时号牌被冲落。据统计,仅7月24日,该市就有146副车牌被冲落,等待认领。
这边着急的车主在四处寻找车牌,那边却有人借机生财,涉水捞起掉落车牌,与车主做起了买卖。
据了解,近年来,“雨后捞车牌”生意已是“花开各处”,坊间对“捞车牌”市场的兴起也褒贬不一。到底如何看待这一自发市场行为?其是否涉嫌变相买卖车牌?政府是否该介入?《法制日报》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。
“捞车牌”市场悄然兴起